习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大对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了系统部署,明确要求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选育优良品种,对于实现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具备极其重大作用。为此,农业农村部决定从2023年开始编制发布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旨在分类指导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加快品种更新换代,促进农业生产大面积单产提升。今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3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对10种农作物、241个优良品种进行了重点推介。
农业农村部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杨海生介绍,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3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重点推介了10种农作物、241个优良品种。
主要包括:一是聚焦“米袋子”,推介了水稻、小麦、玉米优良品种97个,其中水稻品种36个、小麦品种29个、玉米品种32个。二是聚焦“油瓶子”,推介了大豆、油菜、花生优良品种70个,其中大豆品种22个、油菜品种26个、花生品种22个。三是聚焦“菜篮子”,推介了马铃薯、大白菜、结球甘蓝等优良品种61个,其中马铃薯品种20个、大白菜品种21个、结球甘蓝品种20个。四是也兼顾到重要的战略物资,推介了棉花品种13个。
同时以上推介的这些优良品种,涉及骨干型、成长型、苗头型和特专型四种类型的品种类型,其中骨干型品种80个,成长型品种66个、苗头型品种64个、特专型品种31个,这样就能形成一个相对完整、递次推进的品种推广梯队,可以分类引导品种推广应用,有利于加快推进品种的更新换代。
4月18日,农业农村部就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网站 李宜杰 摄
我国良种对农业增产贡献率为45% 距离欧美发达国家60%以上仍有提升空间
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了主攻单产的重点任务,就是要在措施上重点强化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聚焦提高单产,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信表示,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支撑单产提升的潜力还很大。
从我国生产实践看,品种对于农业生产贡献很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从2000亿斤逐步攀升到了1.3万亿斤以上,平均亩产从68.6公斤增加到了387公斤,良种功不可没。农作物品种先后经历了6到8次更新换代,对提高粮食产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例如,近十年来,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京科968、登海605等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亩产从331公斤提高到了419公斤,增加了27%。小麦品种济麦22、矮抗58、百农207等推广应用,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387.3公斤,年均增加5公斤以上。
从国际领先水平看,挖掘品种增产潜力还很大。据调查统计,我国2021年国家大豆品种试验亩产在149公斤到236公斤之间,玉米品种试验亩产在565公斤到1043公斤之间,接近或者超过美国大田的亩产水平。但从我国大田单产水平看,大豆、玉米品种平均单产只有国家品种试验单产的70%左右,也仅相当于美国大田单产的6到7成,与国际领先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通过持续品种选育和技术集成,将现有品种的增产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有利于尽快缩小与大田产量和试验产量之间的差距。
从种业科学技术进步看,培育优良品种步伐正在加快。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育种创新攻关力度,品种选育数量大幅度的增加,品种类型不断丰富,一批高产稳产、优质绿色新品种加快推出。比如,水稻优质品种占比在逐年增加。2022年,国审米质达到国标二级以上优良品种占比首次超过6成,兼具绿色、优质、高产的“三好”品种就有22个。
刘信认为,目前,我国良种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只有45%,距离欧美发达国家60%以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生物技术等育种新技术大范围的应用和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未来的品种培育潜力仍然巨大,可为农业用种提供更多的品种选择,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力扩种大豆油料。刘信表示,近年来,我国大豆油料科研育种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积累了大量优异种质资源,品种选育步伐加快,品种类型多样化,尤其在品种提升方面成效显著。可以说,现有品种基本能保障当前扩种需求。目前,我国已保存大豆资源4.3万份、油菜资源9600多份、花生资源8900多份,这些均居世界前列。近十年来,全国先后审定大豆品种1930个,登记油菜品种1444个、花生品种1047个,品种结构一直在优化,推出了一批高产优质专用的突破性品种。
目前,年推广面积十万亩以上的品种中,高油和高蛋白大豆品种占比达到41%,油菜品种实现全部“双低”化,已育成抗倒宜机品种和抗根肿病品种,花生已培育出高产高油高油酸品种。
“为适应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豆油料育种工作还需长短结合、分类推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刘信指出,要加强优异种质资源鉴定利用。突出大豆油料产量、品质、抗病性、生育期等重要农艺性状,开展大豆油料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发掘创新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建立完整资源共享利用机制,为后续育种研发提供优异种质资源保障。加快优良品种选育。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组织优势科研单位和企业组织育种联合攻关,加快培育高产、优质、宜机化大豆油料突破性品种,尽快推出一批适合带状复合种植、南方“稻稻油”等模式的优良品种。
同时,严格品种审定登记保护。研究修订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和油菜花生登记指南,细化品种重要特征类型,引导育种方向,严把育种准入关口,加大大豆油料新品种权保护,激励品种原始创新。加强优良品种示范推广。建立健全大豆油料品种展示示范网络,在适宜生态区开展优良品种技术集成和示范,编制发布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加大大豆油料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力度,启动实施重大品种推广后补助政策试点,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
0551-65316938
0551-65320226
ahqygk@163.com
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大道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