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质资源维护使用是种业复兴举动的重要内容。自2021年3月发动以来,农业乡村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竭尽全力推进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摸清了我国农作物、畜禽、水产饲养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区域散布、特征特性等家底,搜集了一大批农业种质资源,抢救性维护了一批濒危资源,效果丰盛。
“其间农作物和畜禽种质资源普查,新我国建立以来展开过两次,这次是第三次;水产饲养种质资源普查是初次展开。”12月10日,在农业乡村部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乡村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丁斌表明,现在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作业已全面完成。
3年来,全国150万普查人员奔走风尘、进村入户,累计行程6300多万公里,发现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了一批资源开发的典型事例。“普查效果超出预期。”农业乡村部种业办理司司长刘莉华泄漏,农作物方面,新搜集种质资源13.9万份,99%为栽培前史长远、类型丰厚、性状多样的传统地方种类和野生近缘种,现在已悉数移送国家库圃安全保存。畜禽方面,全面查清了畜禽、蜂和蚕资源家底,新发现判定地方种类资源51个,搜集制造遗传资料107万份,同步对61个濒危资源展开抢救性维护,159个国家级维护种类都完成了活体维护。与第2次普查成果比较,我国原有畜禽地方种类一个没少,还找回了曾宣告灭绝的10个种类。在水产方面,全面摸清了水产饲养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区域散布情况,搜集制造遗传资料12万份。
我国工程院院士、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专家组组长刘旭介绍,这次普查丰厚拓宽了多元食物供应的资源种类。山西、上海、浙江等11个省份展开了农业微生物普查。农作物方面,搜集保存资源新添加了24个科、166个属、370个种,使我国保存总量达140个科、681个属、2116个种,物种总数添加21.2%。查明晰33个畜禽种类,1018个种类资源情况,猪、羊、鸡、鸭、鹅的种类数量均居国际首位。水产方面,普查资源触及海水和淡水物种,有动物也有植物,共找到857个种质资源,物种和种类数量都居国际第一。这些资源为执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选育优异的果菜茶、肉蛋奶、鱼虾蟹等种类,供给了更多挑选。
此次普查搜集了数量巨大的种质资源,这些资源的维护保存十分重视。刘莉华表明,为维护好这些资源,农业乡村部不断加大种质资源维护使用系统建造,开始构建了原位维护和易位保存相结合、活体维护与遗传资料保存相弥补、国家维护与省级维护相衔接的维护使用系统。
农作物种质资源方面,现代化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新库已建成运转,保存才能达150万份,可满意未来50年长时间战略保存的需求,现在已构成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时间库为中心,15个中期库、56个种质圃和229个原生境维护点为依托,440个省级资源库圃为弥补的维护使用系统,长时间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超越58万份。
畜禽资源方面,国际单体最大的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正加速建造,估计明年末根本完成。到时畜禽遗传资料的保存才能将达3300万份,现在已确认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维护区、基因库227个,省级保种单位671个,开始构成了国家库、区域库、保种场维护区相衔接的三道维护屏障。
水产资源方面,国际一流的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已投入运转,保存才能35万份,现在已根本构成由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105个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和535个维护区构成的维护系统,保存水产遗传资料14万份。此外,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正在筹建,维护系统也逐渐完善。
“咱们现已建成了国际上尖端规划、设备先进、办理完善的农业种质资源维护使用系统,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资源根底。”刘莉华说。
种质资源是育种立异的物质根底。谈到怎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立异优势、工业优势,刘旭回应,要抓住进行三方面作业。
首先是加速资源的判定和发掘。“当时,咱们正系统推进国家库保存资源的规划化基因型判定和表型判定。现在已判定发掘出一批高油高产的大豆、耐密高产和抗旱宜机收玉米、短生育期的油菜、抗赤霉病高产小麦等优异资源,并悉数分发用于育种立异。”刘旭说,“咱们还将联合省级种质资源库、科研院所、种业企业,构建全国统筹、央地协同、科企协作的判定点评系统,把更多资源归入判定发掘规模,为全国科研育种单位和公司能够供给更多的优异种质和基因资源。”
其次是强化资源改进和创制。现在保存的资源多为传统的地方种类和野生近缘种,有必要进行改进转化。“因为资源改进的周期长、投入高、见效慢,育种者一般不愿意从事根底资料的改进创制,这是导致育种遗传根底狭隘、限制当时育种发明新式事物的才能提高的首要的要素之一。本年咱们已发动施行种质资源改进方案,先从最急迫的玉米种质资源改进立异下手。下一步,咱们将边总结、边施行,逐渐向大豆、油菜等重要的农作物延伸。”刘旭直言。
最终是推进资源的同享和使用。“咱们每年大约向社会分发同享种质资源超越10万份次,服务育种单位和企业超越2000家,一起拟定出台种质资源同享使用的方法,先后发布了两批可供使用的种质资源目录,初次揭露推介了一批耐盐碱的种质资源,各地的育种单位、企业都能够在我国种业大数据平台上查询这些资源。现在,咱们正在展开资源挂号作业,鼓舞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社会组织、个人挂号其保存的资源信息,以便实施一致的身份信息办理,便利我们查询和请求获取。”刘旭和记者说。(本报记者 陈 晨)
0551-65316938
0551-65320226
ahqygk@163.com
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大道98号